4月25日,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600884 SH,以下简称“杉杉股份”)发布了2023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杉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90.7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65亿元,展现了公司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经营环境下的稳健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8月30日,杉杉股份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2亿元,其中负极材料销量增加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757万元和239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1亿元,去年同期为-14.64亿元。
2024年以来,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新质生产力成为重要议题。从长远计,行业龙头企业对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的作用,如比亚迪等国产新能源汽车龙头们“坐上全球牌桌”,势必对全球市场汽车产业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曹恩惠 综合报道2021年,一家国内新能源锂电材料龙头与一家全球化工巨头的“联姻”,成为中外合资企业案例中的一段佳话——杉杉股份(600884.SH )与巴斯夫达成战略合作,标志着全球最大锂电正极材料供应商诞生。
从24年前的“服装大王”,到千亿级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市场的开创者,再到2021年并购LG化学偏光片实现业务转型,杉杉股份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列。如今,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两大主业龙头优势持续巩固。
4月25日晚间,杉杉股份公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7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5亿元。过去一年,受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负极行业利润空间缩窄;终端需求疲软导致偏光片价格承压,亦是板块普遍面临的处境。
“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让产品更好地走向世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8月29日,杉杉股份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出炉。今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在“负极材料+偏光片”双轮战略指引下,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和加速产品迭代,随着负极材料市场需求有所回升和面板行业景气度逐步回暖,公司负极材料订单放量明显、OLED用偏光片产品亦实现稳定供货。
界面新闻记者 | 庄键 高菁坐落于上海黄浦江东岸后滩地块的君康金融广场,由五座形状酷似莲花花瓣的独立建筑聚拢而成,它因此被称作“莲花楼”。2022年1月,杉杉控股将总部迁往此处,占据五瓣莲花中最为临近黄浦江的A栋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