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胆固醇是很多中老年人常见的一个问题,有的人对于胆固醇水平满不在乎,日积月累最后诱发了心脑血管病,也有的人对胆固醇水平非常敏感,一出现升高趋势就会立即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控制,还有的人想吃又不敢吃,就怕对肝脏有损伤。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样的说法是一点都不假,很多人都知道胆固醇高的人需要服用他汀类调脂类药物,但是并不是只要胆固醇高就需要服药的,有些人群其实并不需要服药,只要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调理,其实就能够帮助控制胆固醇了。
临床上,有这样一类血脂异常患者,他们的【总胆固醇 TC】明显超过5.2mmol/L甚至已经接近7.0mmol/L,但他们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却并不高,有的可能才刚刚达到3.4mmol/L左右。对于这类患者来说,比较让人纠结的一个问题是:到底需不需要吃他汀类降脂药?
血脂可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胆固醇,一个是甘油三酯,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甘油三酯,引起甘油三酯升高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饮食不健康和缺乏运动锻炼,所以一旦发现甘油三酯升高以后,就必须要管住嘴,比如戒烟戒酒、低脂饮食、严格控制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的摄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并加以适量的运动,通过这些方法大部分轻度的甘油三酯都能恢复正常,但是当血脂超过正常值,而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或者单纯甘油三酯超过5.6的时侯,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且还会诱发急性胰腺炎,这个时候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贝特类的降脂药。
作者: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来源:郭艺芳心前沿高胆固醇血症是引起心梗脑梗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胆固醇严重升高,很年轻的时候就可以发生心脑血管病。例如,如果总胆固醇超过8.5 mmol/L,往往提示属于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这样的患者往往在40岁左右就会发生心脑血管病。
在众多脂蛋白胆固醇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直都被认为是“好人”,体内水平应当越高越好。但实际情况是,这并不绝对。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好胆固醇太多也会伤害心血管。《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并采访专家,教你把胆固醇控制在“安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