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菜的学名叫作苋菜,又名为米苋、红苋菜、红菜、汉菜、雁来红等,这是一种在我国长江流域比较常见的蔬菜,苋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但是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抗性也比较好,所以在我国多个地区都有栽培,是一种生长速度快、营养又丰富的夏季主要蔬菜之一。
来源:【农民日报】PART 01采采苋菜苋菜,老家人们又叫它“旱菜”,意思是说天热流汗时吃的好菜。苋菜在乡下人眼里是一种贱菜,不过这个“贱”字却无半丝贬义,是在叹服苋菜生命力顽强,随便撒点草木灰或泼点粪水就能生长。
野苋菜我们叫簕苋菜,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喜温暖的气候,生于荒地、杂草地、路边、屋旁。簕苋菜叶互生,叶旁生有利刺,故又叫刺苋菜。簕苋菜主根长圆锥形,浅红色,有的具分枝,连着许多白色的大小根须,样子像人参,民间称之为“土人参”。茎圆柱形,多分枝,棕红色或棕绿色。
随着气温逐渐上升,万物萌动复苏。又到了春菜大量上市的时间,蚕豆、春笋、蓬蒿、草头、米苋……这些我们常吃的绿叶蔬菜逐渐成了市民群众餐桌上的“常客”,做法很多,随便发挥一下厨艺就让人齿间留香。那么,如何能够采摘到当下新鲜的春菜呢?
立秋一过就进入秋天了,可高温尚未消退,伏天仍有十日,这段时间蔬菜是最少的,几乎没有阔叶菜。我说小时候做过,现在有点想不起来了,基本过程和菜农说得差不多,先将苋菜梗切成寸半左右的段子,然后浸泡在清水中,经过一到两天,等水面上出现漂浮的泡沫,洗净,晾干,然后放进坛子里,封口,让其发酵,两三天后就可食用了,天气凉多放几天。
武汉人对夏天的感知始于餐桌。四月一过,藕带逐渐出现在家里的餐桌上,父母的评价也从“藕带上市了,好贵,弄一点先尝尝”,到“最近藕带降价了”,再到“藕带现在好便宜”。于是也就知道了武汉的夏的到来。与声名在外的过早和宵夜不同,武汉人的夏日美食,更多的是精致和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