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评论区看了很多患者留的舌象,我发现黄腻苔的是比较多的,在中医看来,黄腻苔多提示体内有湿热了,可是湿热又分好多种,比如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等等,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区分,再帮你把湿热连根拔起!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时间长了会化为肝火。肝火横犯脾胃,导致脾气不足无法运化水液,水液停聚在体内,形成湿气,而湿气又会跟肝火蕴结在一起,形成肝胆湿热。肝胆湿热是会出现在大多数人身体上的一种疾病,有些人对肝胆湿热并不了解,不知道其相关症状,自然就没有引起重视。
现在湿热重的人有很多,尤其是肝胆湿热的人,伸出舌头来舌苔又黄又厚腻,还伴有口干口苦、胁肋胀痛、腹胀厌食、恶心干呕、小便黄赤、大便黏腻、阴囊潮湿或者白带黄稠等问题,在门诊上有很多人经常问我关于清肝胆湿热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的问题。
很多人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感觉自己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一些焦虑,急躁,或者情绪低落等情况,另外还经常感觉口干口苦,嘴里有异味,伴随着一些胸胁胀痛,皮肤有些发黄,以及大便稀溏黏腻粘马桶等情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患者反馈,自己明明出现尿频尿急,小便发黄,下半身潮湿,异味重,医生也说是下焦湿热的问题,但是清热利湿的药也没少用,不是效果不明显,就是湿热反反复复,除不干净。其实啊,这种情况多是没有找到湿热产生的根源,今天我们要讲的湿热下注和下焦湿热就可以帮你清晰的解决这类困扰。
肝胆湿热和肝气郁结并不是一回事,很多人容易把它们混淆一起,其实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湿热邪气瘀积在肝胆就叫肝胆湿热。它的形成原因有两个方面。外因:与我们自身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比如经常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却缺乏运动,一些没有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积聚在体内,会化生湿热。
湿热之所以难调理啊,就是因为既要清热,又要祛湿。脾胃湿热最为常见,因为现在人爱吃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失健运,就容易滋生湿气,湿气郁结脾胃,又会滋生胃火,火和湿夹杂在一起,就形成了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