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指1934年10到1935年10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军团从江西、福建根据地向陕北的战略大转移,毛泽东带领红军开动每人2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击溃了敌人多次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终于与陕北红军会合。
1长征:1934年10 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转战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 11 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在 1935年 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七律·长征》毛主席于1935年10月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七言律诗记录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毛主席率领红军越过岷山之际,长征即将宣告结束。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表达长征即将结束,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仅用56个字,便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通过生动典型的事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这首诗记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華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