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的德国如同一战一样,最终还是东西两线作战,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希特勒失败也很正常。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美国,从一战时开始到现在,美国就很强大,一直很强大,人口多,科技强,工业强,经济强,军队战斗力强,是综合性的大国强国。
1938年秋,也就是9月29日,在德国召开了一个会议,这个会议就是国际历史上著名且备受争议的“慕尼黑会议”,大家都知道,20世纪30年代,欧洲局势已经非常紧张,在德国希特勒纳粹主义已经崛起,当时的德国人民认为希特勒可以带领德国人民走出一战后《凡尔赛和约》带来的阴霾,使德意志帝国走向强大,在此背景下希特勒提出“大德意志帝国”的口号,希特勒魔鬼本性开始被放大。
1945 年 2 月,苏联红军完成对维斯瓦河防线的突破,从波兰首都华沙附近一直推进到了柏林市以东 60 公里的奥得河防线。1945 年 4 月 12 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因病去世,这更加坚定了希特勒困兽犹斗的决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可以划分为西欧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如果粗略划分的话,可以划分为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虽然这两场战争发生于同一个时间,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武器精良程度,亚洲战场都远远不及欧洲战场,差距大到让人觉得这不是同一场战争!
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德军就占领整个波兰。1940年春夏,德军继续践行其“闪击战”理论,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小国相继沦陷,就连“欧洲第一陆军强国”法国也在德军闪击战的攻势下土崩瓦解。在欧洲国家身上屡试不爽的闪击战,为何对苏联就不灵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波及范围最广,影响人数最多的战争,但并不是地球上每一个大国都参与了二战。仔细盘算下来,亚洲和欧洲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仍有相当多的国家享受着少有的宁静与和平,其中有哪些大国本土免于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