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的 Mark Schembri 教授和 Nhu Nguyen 博士以及 Mater Research 的 Sumaira Hasnain 副教授在大肠杆菌的纤维素制造机制中发现了这一突变。
科学家找到了第二种诱发癌性肿瘤的细菌,还有更多可能致癌的细菌正在筛查中。这将颠覆癌症的治疗范式,副作用更小且更可靠的预防手段也将应运而生。大肠杆菌(学名大肠埃希菌)之名对大多数人而言一定不陌生,这是肠道内最常见的细菌之一。
据最新一期《生物学通讯》刊发的论文,一个科学家小组在从一个16世纪意大利王子木乃伊胆囊中提取的钙化球内发现了早期大肠杆菌的残留物,研究人员利用它们重建了该细菌的第一个古老基因组,用以揭示这个“超级细菌”在过去400年里如何演变。
埃希菌属就是大家俗称的大肠杆菌,在自然界的生存力顽强,能在土壤、水中存活数月。其实他也没那么神秘,每个正常人的肠道里都有大量的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随粪便排出体外,又不断生成,与其他菌群维持平衡,一般不会致病,但当人体抵抗力弱或食入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后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伴随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食物中毒。
古人讲:“民以食为天,食以养为先”,“病从口入”,“三分治,七分养”。而养生讲究“天人合一”。胃肠道是人体与自然界沟通最密切、最广泛、最深刻的器官。自然界中大量而丰富的物质,以食物的形式由消化道——肠道进入人体,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人体需要的营养,滋养身体、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