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母亲今年74岁,她本来是个说话轻声细语,非常温柔的人,但是自从确诊了老年痴呆症后,刚开始还好,到中期的时候,开始脾气变得暴躁,且非常的易怒,也与我变得越来越疏远了,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位网友给我的留言。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编者按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通知,在组织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的基础上,决定2022—2025年在全国广泛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行动,要求到“十四五”末原则上全国每个县(市、区)至少一个社区或村设有老年心理关爱点。
很多人认为老年痴呆没法治,一旦得病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老人慢慢“变傻”,家属也在长期的照料中身心俱疲,在此我想给大家强调一点,老年痴呆尽管治疗上比较复杂,但绝不是不能治,更是有预防办法,因这种病是机制十分复杂的综合征,截至目前也确实没有特效药物去治疗,但如果早期能够发现,通过药物和非药物的综合控制,很多人能够延缓疾病发展,推迟生活失能的时间。
在我住的居民区内,至少有3位老人的子女看了节目后,带老人到医院看了医生,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病。据2015年6月从北京的一次精神病论坛上了解到的资科,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阿尔茲海默病的患病率约为6.6%,在80岁以上人群中,达22%。
老年痴呆其实多数人都听过,但很多人的认识都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当然了,最深有体会的要数患者的家属了,因为随着社会老龄化,现在罹患老年痴呆的患者是越来越多,而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致残疾病,特别是中重度痴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不仅仅是物质上,更多的是来自精神上的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是不是觉得一说到老年痴呆,脑海中就浮现出脑细胞死亡的画面?许多人都会这么想,但真相是否就是这样呢?
容易忘事,丢三落四,老年人喜欢自嘲“老糊涂”了,不少人以为这是人老的正常表现,从而不能早期发现身边的老年痴呆患者 ,延误了疾病的早期诊疗,等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随着年纪增长,脑细胞老化使得老年人开始变得健忘,例如经常忘记带东西出门、忘了关煤气、忘了锁门,记不起朋友的名字等,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患上了老年痴呆。然而,老年痴呆其实与正常老化现象并不相同,不仅会让人完全忘记自己做过的事情,还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判断力、语言能力退化等问题。
遗忘,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但有一种遗忘,会让人忘了时间甚至是忘了自己……它就是阿尔茨海默症,俗名“老年痴呆”。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轻则忘记某些事某些人,重则生活不能自理。
痴呆的早期预警症状可以总结为以下10条:1.记忆力减退:老人会出现近期记忆力减退、忘记熟人的名字,重复询问是否吃过饭、丢三落四等现象,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也在减退。2.做不好熟悉的工作:这是执行功能下降的表现,老人往往表现为不能胜任以前驾轻就熟的工作,熟练度和完成度都会下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