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揭阳,潮汕小朋友们手持木棍,跳着刚劲有力的英歌舞,演绎着小小勇士的传奇。这种舞蹈融合戏剧、舞蹈、武术,展现出潮汕的豪迈风情。不仅本土小孩儿从小就能舞动节奏,其魅力更是跨越海洋,让世界见证潮汕文化的独特魂。
本报记者 李 贞近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讲述了一群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学生的故事。前不久,在广东省广州市华夏职业学院,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在学校的广场上,7名大一学生身穿繁复的表演服装,热情洋溢地跳起源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传统舞蹈英歌舞。
陈扬波:普宁英歌是广东普宁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将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巧妙融合,独具步法、身法、槌法、阵法。每位舞者手持两根被称作“槌”的圆形短木棒,以骑马蹲裆之姿,提腿横跃而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击棒,头与身亦随节奏自然摇曳。
先上视频,感受英歌舞的浓浓年味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一种融合戏曲、武术、舞蹈等为一体的民间舞蹈。现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以及福建省的漳州等地区,男子英歌取材自《水浒传》,女子英歌则取材自穆桂英挂帅或者花木兰从军的故事。火遍网的英歌舞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中华战舞”。
一声清脆的“嘭”,一根木槌在手中飞转,在一次次“8”字形的转动中顺着抛物线飞出指间,下一秒又牢牢停在掌心。身穿戏服、脸画油彩的少年们双手持槌,伴着节奏明快的锣鼓声变换队形,大步向前……这个场景开启了不少潮汕孩子的英雄梦,玩转英歌槌,跳起英歌舞,是街头巷尾最热闹的场景之一。
南都讯英歌舞燃爆全场、舞龙舞狮一家人齐上阵……5月26日上午,贤丰第二实验小学举办“艺韵飞扬幸福成长”第一届校园艺术节。本次活动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让舞龙、舞狮、武术文化等进校园,推进文化育人、艺术育人、劳动育人,以艺术之名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潮汕英歌舞。(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摄)湖北日报讯(记者鲁腾、通讯员向相辉)4月20日,“文化记忆非遗行”特色非遗巡游活动在来凤县举行。当日,来凤县城万人空巷,来凤、宣恩、咸丰、贵州黄平、广东普宁三省5县(市)6支队伍沿街进行非物质文化技艺大比拼。
来源:中国新闻网 蛇年春晚上,非遗节目《英歌舞》,以雄浑热闹的节奏,让演播厅瞬间“燃”起来了。网友直呼“好精彩!”英歌舞作为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将戏剧、舞蹈与武术融为一体,取材于名著《水浒传》,至今已有300多年悠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