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蔡林格,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18日报道,中国在量子技术领域的存在感显著上升,拥有的量子计算机相关公开专利数量已经超越美国升至第一。量子技术有望应用于药物发现、金融等诸多领域,也与维护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原标题:苍穹中一颗闪亮的星(主题)——记“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副题)吉林日报记者 王丹傍晚,漫步在吉林大学校园里,在五月花广场喷泉正北方,人们总会被一座老人的雕像深深吸引,他身着中山装正襟端坐,双手轻放在膝上,神态祥和,目光深远而坚定地注视着前方。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在量子技术领域,中国的存在感显著上升。”日经中文网21日报道称,从可实现超高速计算的“量子计算机”公开专利数量来看,中国已超越美国,位居第一。 量子计算机是实现量子计算任务的物理装置。
导语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有这样三位科学家,他们默默耕耘,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杨伟、马伟明、潘建伟的传奇人生,感受他们的科技创新之路。正文在广袤的蓝天上,一款国产六代机歼-36呼啸而过,惊艳世界。
来源:【中国吉林网】在吉林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唐敖庆的身影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唐敖庆于1915年11月18日出生在江苏宜兴,是我国杰出的物理化学家,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也是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