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这篇文章,今天趁着醉酒,壮着胆子谈一谈个人的理解。悟道我可以肯定绝对没有顿悟这一说,作为一种实践行业,我们不能按照禅宗的理解去幻想立定成佛,可以从马哲的角度来分析:因为理论要做的与实践的结合,才能证明理论的正确!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儒家圣贤讲求"内圣外王",既要修身养性,又要经世致用。王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时,看透了人生的三个阶段。他说,人生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二阶段最为关键,错过这个阶段,终生都将在物欲中沉浮,与大道无缘。
一直知道这本书是世界名著,也知道其在人生必读的100本名著之列,但我这样几乎读遍所有文学名著的爱书之人也几次打开又放下这本书,原因是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读来总觉太过沉重,直到看到一段话才促使我硬着头皮读下去: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在中国历史上,“悟道”之事,几乎都是大事件,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整体中国传统文化来说,都是大事。由此可见,“悟道”确实是一件大事,当然,“悟道”这种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极其漫长且由量到质之改变的过程,有人需要一年,也有人需要一生。
一提起悟道,很多人说:道这个东西太深不可测了,悟道之道,难于上青天,其实啊孔圣人曾说:“道不远人”,我们都源自于道,每分每秒处在道中,生活在大道之中,所谓:道法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为不管是宇宙的设计与运行规则,还是我们人类与万物的生存法则,都是有第一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