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立新教授团队关于新冠病毒(SARS-CoV-2)创新检测方法的研究成果“PfAgo-based detection of SARS-CoV-2(《基于PfAgo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Biosensors
图为世和基因集团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赵忞超做主旨报告。目前,分子诊断技术在癌症诊疗全程中的价值日益凸显。从晚期肿瘤患者的精准用药、分子分型鉴别诊断,到围术期肿瘤患者微小残留病灶检测评估复发风险,再到肿瘤高风险人群乃至健康人肿瘤早期筛查,都可以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得以实现。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峻)在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后,每个患者都将面临不同的治疗选择,手术、放疗、化疗药、靶向药、免疫药?哪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效果最好、毒副作用最小?同一种癌症,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种治疗的反应会差异巨大?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技术找到回答。
孟德尔遗传病患者通常要经过6年以上测试才能得到诊断结果。但现在,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准确而快速的方法,名为NanoRanger,可在几个小时内对这一类疾病进行基因检测,从而改变传统遗传疾病诊断。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Med》杂志上。
来源:【中国医药报】世和基因集团联合创始人 赵忞超目前,分子诊断技术在癌症诊疗全程中的价值日益凸显。从晚期肿瘤患者的精准用药、分子分型鉴别诊断,到围术期肿瘤患者的微小残留病灶检测、评估复发风险,再到肿瘤高风险人群乃至健康人群肿瘤早期筛查,都可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得以实现。
基因测序是基因检测的方法之一,是指通过基因测序设备对生物样本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进行测定,即测定和解读DNA分子中的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和鸟嘌呤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并进一步用于科学研究或临床诊断。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0日讯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在第2版“新春走基层·探访新质生产力”专栏以《创新智造 建设基因测序产业链》为题,关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华大智造生产基地通过掌握基因测序应用全流程所需要的系统性工程技术,实现了全产业链研发、生产自主可控。
来源:海外网【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海外网专访张治位“出生缺陷防控是我们需要努力做好的工作,也是提高人口素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口腔黏膜取些唾液,送至机构检测,便能测出孩子有哪些天赋,从而为“定向”培养孩子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近些年,不少家长被类似这样的天赋基因检测宣传迷惑,他们花费数百元甚至数千元给孩子做检测,以期通过“剧透”天赋的方式,走出一条培养的捷径。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和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科学家携手,成功开发出一种新检测技术,能在单次检测中精准筛查出胚胎内所有已知的基因变异。与现有检测方法相比,该技术更准确快捷,为那些有遗传疾病的父母诞下健康宝宝带来可能。相关论文发表于最近的《自然・通讯》杂志。
只要抽一管约5ml的外周血就可检测28种常见肿瘤。昨天,由苏州海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泛基因检测试剂正式上市,其检测灵敏度达93.76%,特异性达84.79%,阴性预测值达98.07%,实现了国内泛肿瘤早筛领域的重大突破。
12月12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科技年会”“2024(第八届)21世纪大健康产业论坛”上,华大基因以其科技创新和在大健康产业的卓越表现,荣获“2024年度21世纪【金长城】新质生产力行业应用典型案例”和“2024年度21世纪大健康产业竞争力研究——「阳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