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促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高中体育课程创新基地及体育名师工作室高品质建设,近日,“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修活动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举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员屈明做专题讲座。
近日,市教育部门发布扬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指导方案,将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德作为总体目标。值得注意的是,2024级也就是本届初一学生的中考体育方案将出现变动。11月22日下午,树人学校的操场上,初一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新项目——滚夹球折返跑的训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近期正式发布,昭示着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该标准的颁布对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主动为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运动参与中积极发展,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法子,启示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造就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自动的学习与生涯态度。
耐久跑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教学比例,大家都知道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长跑。针对这种现状,本课的设计是通过改变跑的不同形式,如:匀速跑、变速跑、变向跑,和改变不同的路线和分组形式等多种方法尽量让学生感受跑步的乐趣,提高耐久跑的能力,带着愉快的心情感受通过实心球创编路线进行跑步带来的快乐,从而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为确保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和校园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坚持“健康第一”和“安全至上”的原则,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对教学工作提出以下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