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百废待兴,按理说应当休养生息,避开战争,但就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制止美帝国主义所牵头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烧到我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战场,开启了这场保家卫国之战。
这是63军189师最后的一场战斗,也是189师仅有战士的战斗,剩下的都是伤残的士兵,都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在这场长达13天的攻坚战中,我国志愿军顽强抵抗,伤亡惨重,最终守住了阵地,就连彭老总都为之落泪。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役?
对于中国军人的实力不凡和不惧牺牲,曾经交战过的对手们始终视为一个谜,他们无法理解却无不佩服,他们把原因归结为中国军人身上那谜一般的“东方精神”。什么是谜一样的“东方精神”?这些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人,恐怕至今也不知道,那些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在奋勇拼杀背后所背负的隐忍和伤痛。
《志愿军:存亡之战》于9月30日上映。截至10月7日12时,票房已突破8亿元,成为今年电影国庆档票房冠军。这是陈凯歌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二部,跟第一部聚焦于志愿军入朝初期的战役不同,第二部重点呈现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
时隔一年,继去年国庆档的《志愿军》第一部之后,第二部《志愿军·存亡之战》也定档国庆长假放映。从电影的海报上看,以吴京和朱一龙等人为首的强大卡司阵容算是一个大看点,但考虑到有《长津湖》、《水门桥》等优秀的前辈之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票房,还是得要等到上映以后才能得到检验。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是建国后第一次对外作战,是立国之战,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志愿军卧冰踏雪,浴血奋战,打出了国威,为中国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然而十几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却永远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李奇微在接手联合国军总司令之前,联合国军尽是败军之相,所有人都觉得被赶出朝鲜半岛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志愿军的大纵深大穿插大迂回包抄战术根本无解,这个战术实施前提是军队基层民主化,并且每个单兵素质过硬,志愿军哪怕被打散成一个班,班长也可以自行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战斗,第三次战役中第42军的一个班长冷树国,因为在追击敌人时跑的太快,到韩军阵前只有5个人,而韩军有400多人,这5人竟然打死20几人俘虏20几人,还抓了一个美国上校。
举世闻名的抗美援朝战争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对于甘肃省景泰县永泰古城内李氏家族的人多来说,还在苦苦盼望着好消息传来,七十多年前他们户族里一位叫李润溪的先人,从驻扎在19兵团63军186师566团二营六连改编为志愿军,踏上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战场之路,这一去杳无音讯,他离开家乡时还在嗷嗷待哺的儿子,都已经到了耄耋之年,父亲在他的心中仅仅是一种称呼而已。
近日,西城区双拥办组织驻区武警部队和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军人军属200余人,在国家话剧院观看了由西城区文化馆创排的原创话剧《一条大河波浪宽》。据了解,该剧以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铁源阻击战种子山战役为背景,讲述抗美援朝老兵“保家卫国、誓死捍卫家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