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欧洲努力因应“时代转折”之下的内外挑战。中欧关系在保持高层交往、深化战略沟通、妥处经贸摩擦、加强对话合作中继续前行。新的一年,变乱交织的世界不乏新的变量。作为多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欧洲向“战略自主”会否再近前一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 上海报道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国内市场内需不足问题凸显,金融监管部门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海外市场风云变幻,各类资产波动对中国市场也产生影响。
中新经纬1月17日电 (魏薇)“到2025年,百货行业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物流和供应链将继续整合,智能技术在商业运营中的应用也将扩大。” 近日,希腊华侨华人总会会长邹勇向中新经纬表示。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尤其是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创作、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等领域,这些技术的落地应用,不仅加速了产业的优化与升级,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创新机遇。从整体产业规模来看,我国人工智能市场正以稳健的步伐扩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在1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先后四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助力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中东地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超过400天,冲突外溢导致黎以、伊以、红海紧张局势轮番升级,叙利亚局势也发生剧变。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放眼望去,和平正四面受敌。”2025年,中东地区能否迎来和平?
首先,人们对智能技术的依赖程度将达到空前高峰。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了高智商家庭助手,它们不仅能打扫卫生,甚至能充当家教,陪孩子复习功课。你以为这很神奇?听说医生也要变成机器人,他们能比人类医生更快地做出诊断,还不容易出错!接下来,绿色环保的观念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