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溪(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长聘副教授)在41岁这年,陶渊明在彭泽县令任上80余天便辞官归里。此后,他开始安心经营他的小园。他在此耕读劳作,解放身心,怡然自乐,体味着生命的真趣。陶渊明的小园境界启发了历代文人,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造园思想。
沉醉于陶渊明的世界里。“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桃花源记》,大家知道陶渊明吗?”我第一时间想起之前学过陶渊明的一首《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达了诗人对残酷现实社会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沉醉,而那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竹海、瀑布、青山、溪流在岳阳的龙窖山这里的美景仿若复刻了仙境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大抵如此吧↓↓↓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总监制:冯元满监制:袁乐之、李德春制片人:王吉祥、吴瑶本期主持人:王艺俊 丁畅摄像/后期制作:兰青蓝视频文案:张乐美工:秦雨婧
新华社天津3月15日电题:《桃源仙境图》:透过画中仙,看尽凡间客新华社记者周润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天津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明代画家仇英的代表作《桃源仙境图》,描绘的正是文人雅士向往的“仙境”。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刘红艳的学生都能熟背《桃花源记》《赤壁赋》《岳阳楼记》《琵琶行》《庖丁解牛》等古文。她的学生也爱写小古文,22篇作品曾获全国小学生小古文读写大赛一二三等奖。她的学生有个性,别人追明星,他们偏爱“竹林七贤”。
中国是一个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数不胜数,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聆听到许许多多精彩纷呈的神话故事。蜀黍今天列举出10个神话故事中的“仙境”,去过5个以上的人,简直赛过了活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