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度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一位来自中国的16岁少年勇夺金牌,令世人瞩目。在邓明扬看来,一个人只要具备中学数学的平均水准,就都能看懂奥赛题目,关键在于,能不能想到解题的思路,换言之,数学奥赛本质上考察的是一个人的数学思维。
【来源:成都商报教育发布】关注我们的家长们都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陆续做了2024年的全国五大学科竞赛获奖名单的梳理和公布。学科竞赛的最受关注之处,就是在于一旦拿到好成绩,就有保送或者降分录取的资格。所以,后台有挺多的小学家长们对此也十分关注。
最近和圈子内的朋友们聊天,谈到在上海考清北交复的概率问题时,我们都注意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竞赛生群体。我身边竞赛生比例较高,大概能够占到一半,在与竞赛生上课,以及平常与他们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上海教育的信息差很大。
很多家长会让自家孩儿从小去参加一些数学之类的竞赛:去塑造数学思维,去激发数学兴趣,去初步打好数学竞赛基础,潜力与能力双激发。也有部分家长出于“竞争意识”,认为:别人家孩子参加了,自家孩子也必须赶上!必须赢在起跑线……不论是哪个观点,家长们都在意的是:会打数学竞赛的孩子厉害在哪?
关注我们的家长们都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陆续做了2024年的全国五大学科竞赛获奖名单的梳理和公布。学科竞赛的最受关注之处,就是在于一旦拿到好成绩,就有保送或者降分录取的资格。所以,后台有挺多的小学家长们对此也十分关注。
记者从成都外国语学校了解到,2019年是成外第一届竞赛班学生整体出征学科竞赛的一年,在此次出战中,学校共有70人获全国一等奖,20人进入四川省代表队,获得8块金牌,1人进入国家集训队,28人通过学科竞赛以最优惠的降分录取签约清华、北大…
刚结束第39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公布的名单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国集直接保送清北可谓让大家分外的羡慕,可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家只看到了站在聚光灯下优秀的选手,却没有看到竞赛生十年如一日的刷题和家长超前的对孩子未来的规划。
普通家长还在犯这种致命错误?“隔壁班数学均分比我们高15分!中考数学卷越来越简单,但名校录取线却越来越高,你家孩子真的稳了吗?”某重点初中班主任私下坦言:“现在中考拼的不是天赋,而是数学思维!那些死磕课本的孩子,到了高中连函数都跟不上!”1️⃣ 家长误区:天才才能玩竞赛?
每年的高中学科竞赛期间,都会引起不少家长的关注,尤其对于一些孩子成绩优秀的家长,看到人家的孩子不管是在全国决赛披金戴银,还是在天津赛区获一二等奖,就产生了段短暂的心动,但对于“搞竞赛”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日常学习,获奖后对孩子的学业有什么积极意义,很多家长还是很茫然,也是对于“搞竞赛”踌躇不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