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颐和园偶遇工作人员“摘灯笼”。一树树的红色小灯笼,被摘下来,放入塑料袋中。这些灯笼,大部分是塑料材质。随着塑料污染成为全球环境挑战,这样的节庆装饰的处理,无疑也是值得关注的。于是笔者询问灯笼的去向,是否来年将再次利用?
佛山日报讯 见习记者周月华、王伟楠实习生杨舒麟报道:昨日,在禅城区同济路,挂在树上的红灯笼被工人摘下,有市民将灯笼带回家作装饰再利用。增添节庆气氛的灯笼节后该何去何从,工人们表示会将灯笼作废品处理。而市民则有...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比2025年2月6日,高速路上挤满了返程的“打工人”,出租屋里的小王对着日历发呆,朋友圈弥漫着“假期综合症”的气息……年味儿,就这么散了?哎,想想以前过年,那才叫过年!
大小新闻客户端2月2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蔡佩征 摄影报道)昨天上午,记者在市文化中心广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拆除一组兔元素的灯组。记者从市城管局数字化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新春灯饰昨起开始拆除,本着“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的原则,将在来年制作新春灯饰时重复利用。
大小新闻客户端2月1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蔡佩征)记者昨日从市城管局数字化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的新春灯饰将会进行保护性拆除,本着“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的原则,在来年制作新春灯饰时将材料进行重复利用。
由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洹水公园按照上级要求采取了闭园措施,原本迎新春挂好的大红灯笼,也没有如期迎来广大的游客,3月2日,复工复产后洹水公园的职工们不得已又将挂好的灯笼一一取下,整理打包,备好来年再用。
重拾童年中秋记忆,广州老城区里的传统手扎灯笼亮了起来临近傍晚6点,日落余晖照进越秀区光孝路宁家里21号,52岁的英姐高高举起撑衣杆,把自家店铺“天就行”门前挂着的鱼灯笼取下,亮黄色半透明的鱼灯笼有两个西瓜那么胖,但又很轻,“大鱼”挂在撑衣杆上摇摇晃晃着,从英姐手里递给一旁年轻的女
春节期间,记者在农村走亲访友时看到,不少家庭门头悬挂的大红灯笼是经过翻新后挂上去的。灯笼虽旧,但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仍营造出浓浓的年味。一位老人说,只要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旧灯笼挂上同样鲜亮。 西府人过年有门前悬挂灯笼的习俗,寓意吉星高照。
生活中很多人以为,正月十五过后年就过完了,其实还没有,俗话讲“不出正月都是年”,这一个月承载了人们对新的一年满满的期盼,有些地方还会延续至更长的时间,民间有“十五十六人看灯”的说法,所以说正月十六也是个重要的日子。既然是重要的日子,那么可定也会有相应的习俗。
工人们正在拆卸江滨路上的景观花灯东快讯(记者周强通讯员林颖/文刘兴/图)福州元宵灯会日前正式落下帷幕。从昨日起,福州各个展区已经在进行花灯回收,东南快报记者从灯会组委会处了解到,对于花灯的处理,秉承着尽量循环利用的原则,部分小型花灯和灯组将被赠送给社区、学校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