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627字,阅读完约需5分钟)内容简介:1962年,他以连长身份在西藏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1979年,他以团长身份在云南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他31岁当父亲,49岁时与儿子同时上战场。父子战场偶遇,他目送儿子离开,没想到几分钟后却亲眼看到了儿子中弹牺牲的残酷场面。
执笔:张大猫编辑:张大猫定稿:欧阳比文勤劳,是很多父母都会教给孩子的良好品质,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会给娃讲一个“懒人脖子挂大饼还会被饿死”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型无从考证,但现实中其实存在比这还夸张的懒人。要不是有真实的记载,很多人都难以想象真存在这样的懒人。
岁月悠悠,多少金戈铁马事,多少战友亲人情,在冬去春来、花开花落中,都渐渐淡忘了。唯有妈妈送我上战场一事,至今牢记在心,历历在目。张惠琴(左)和红记(右)1950年的金秋十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时国内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热潮。
“思雅在学校的生活怎么样?学习压力大吗?”国庆节刚过,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洪门镇渡口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退役军人饶用贤、周小峰,正和他们的“女儿”姚思雅视频通话。姚思雅有35位“兵爸爸”,18年来,她是在“兵爸爸”的关心呵护下成长的。
文|侯博士的笔记编辑|侯博士的笔记前言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一个小女孩跳下床光着脚跑出去寻找黄万丰的身影,并哭着大喊道:“阿布吉,阿布吉,你不要我了吗”在门外听到小女孩的叫喊黄万丰心如刀绞,他躲在角落里捂着嘴巴尽量不让自己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