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视频剪辑 柳之萌2月24日,有网友报料称,甘肃平凉一幼童在社火高空表演时垂头叫不醒,疑似昏迷。25日上午,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小孩只是睡着了,当晚还参加了村里的活动。
“哎,快点醒醒。”一男子用手摸着一个小男孩的脸,但小男孩毫无感应。这个小男孩是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棍和铁棍的表演者之一,在表演时由于太困穿着高跷在表演时睡着了!直到一个男子去叫他都没有醒。拍下这段视频的是当天来观看表演的梁先生。
昨天(2月24日)在互联网平台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社火表演游行队伍中一名小朋友疑似疲劳过度突然高空垂头不省人事周边的大人紧急施救但是孩子没有反应 网传视频截图只见视频中小演员,被绑在社火表演的“高抬芯子”上,从胸部以下开始被白布缠绕,周边的大人发现其叫不醒后,将其演出服装脱下并
5月30日,重庆。一小女孩上台表演,节目开始10秒钟,便趴在舞台上睡着。向园长介绍,刚开始的动作是趴在地上,这个小女孩就睡着了,孩子的爸爸也在后台,觉得很好笑就拍下来了。后来把她抱下来了,可能平时习惯睡午觉。
文/片/视频 记者 王媛“不要塌腰,抬起头,把手伸开保持平衡……”在济南103省道边的一处空地上,张艺馨正在老队员的带领下练习新动作——单腿跳,反复练习多次后,艺馨渐渐掌握了动作要领。艺馨今年10岁,是南山实验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同时也是济南南山高跷队的一员。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高志强 牛静芳 2月12日——14日,安阳市内黄县楚旺镇西街村热闹非凡,独具特色的高跷民俗展演,吸引了周边十里八村的群众前来观赏,共同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表演队伍里,一个小萌娃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其随着敲锣打鼓的音乐节拍,他在队伍里边走边扭,可爱极了。
2月21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祭祖、抬阁、板凳龙一场大型庙会活动在建德市大慈岩镇李村上演。李村抬阁又称“抬阁巧”,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村民们身穿传统服装抬起一座座阁楼在鼓手、乐人、武士等人的护卫下穿梭在大街小巷,蔚为壮观。
装扮好的马浩博。通讯员 苏克怡 摄2月10日,在广阳区北旺镇北旺二村“学思二十大、礼赞新时代、启航新征程”文艺演出现场,一名踩高跷的小男孩格外引人注目。男孩名叫马浩博,今年7岁,春节以来一直跟着北旺登云圣会高跷队游走在各个节庆现场。“孩子接触高跷时间不长,但很感兴趣,也很用功。
纵览新闻记者 边义婷“咚咚”“咚”“咚咚”“咚”……11月23日,在保定市徐水区德山一街文化广场上,几位村民斜挎着腰鼓,拿着鼓槌,正舞得火热。人群中央,一个长相喜庆的小男孩格外显眼,不仅鼓点节奏掌握得非常好,机灵古怪的神情和动作也特别到位,引得周围的村民连连叫好。
社火活动“萌娃”参演引争议 未成年人保护亟待重视传统民俗活动应符合法律精神□ 本报记者 赵晨熙一台红色的活动花车缓缓行驶在人群中,花车上五名身着古代服饰的孩子在一处并不算宽敞的圆形台子上和围观民众互动,花车两侧人头攒动,人们不时鼓掌喝彩,忽然间风云突变,花车撑杆断裂,顶部的圆形高
但是高跷始终是一种具有风险的运动,再加上其在表演时通常需要加上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比如跳跃、翻跟斗等等,这也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它能得以接受和传播的广度,那么长久以来,它是如何在众多民间运动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