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段关于AI企业创始人与投资人线上路演的录音曝光,在一级市场引起极大轰动。市场传闻的对象指向了知名投资机构启明创投和其调研的创业公司,该企业的创始人透露,线上路演时,在未被事先告知的情况下,该企业的竞争对手企业创始人以该投资机构“合伙人”名义上线,被指有套取商业信息的嫌疑。
9月20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对话会”,作为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的活动之一,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2年,医药健康领域经历了一场资本“寒冬”。2023年一季度,企业投融资市场呈现“回温”迹象,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申万医药指数相较于去年10月涨幅已经超过20% 。从寒冬到向暖,医疗健康投融资的逻辑变了吗?
为深化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贯彻落实《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好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上海市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期间,在市委人
中国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女性创业史,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女性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复调式的特殊表达。本书是一部深深“源于生活”的小说,整部小说讲述的就是“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反复博弈以求让“公司”活下去的故事。
ChatGPT可以说是近十年来AI领域最轰动的突破,不仅影响了科技圈,也辐射到了创投圈。创业者纷纷扑向AIGC方向,投资人也开始忙起来了。在近期一些论坛和采访中,第一财经感受到,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大家激动、紧迫且焦虑,担心慢一步就落后于时代,错失最大的机遇。
医疗投资人李明亮不久前刚刚结束了一场回购诉讼。他所在的投资机构多年前向一家GP(普通合伙人)投了四千万的资金,用于某个专项投资项目,但GP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后管理做得并不算好,公司经营也每况愈下,最终走到清盘的地步,于是李明亮选择起诉GP进行回购。
OpenAI首席科学家及“超级对齐”团队负责人于近期相继宣布辞职,引发人们对于通用人工智能安全性的关切。如何迎接AGI时代? 如何预测和防范风险?第一财经记者于近期采访了位于美国硅谷的科学家、投资人及创业者,听听他们的看法。
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概念,到圈内津津乐道的名词,大模型对医疗行业的渗透,只用了一年时间。《2023医疗健康AI大模型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国内累计公开的大模型数量达到238个,其中,医疗大模型近50个,涉及患者问诊、医生助手、药物研发、健康科普等多个领域。
9月13日,2023“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香港分站赛决赛在香港数码港举行。复耳科技有限公司、德立数据有限公司和香港碳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约15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将代表香港参与今年10月在广州举行的年度决赛。
每经记者:李蕾 每经编辑:赵云“我这半年,告了3、4个被投企业了。”在近期的一次聊天中,来自某知名VC的张洁(化名)无奈地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创投机构投资优秀的创业公司,本是希望支持后者顺利发展,从而实现良好的退出回报。不过这种期望在今年似乎变得有些“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