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临汾9月18日电 在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曲村——天马遗址发现60周年、晋侯墓地发掘30周年之际,9月17日—18日,全国相关专家、学者相聚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上演了一场历史与现代的千年之约,回顾总结曲村——天马遗址和晋侯墓地的考古历程、考古成果,共同探寻“晋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7月1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正式对外公布,在山西闻喜上郭遗址又有重大考古发现,不仅出土了仰韶时期的石雕蚕蛹,还出土了春秋早期大量陶范,证实了闻喜县上郭村与邱家庄一带,埋藏着两周时期古城及墓地的大型遗址群,上郭古城址是古曲沃城板上钉钉。
曲沃位于山西省,是临汾市管辖下的一个县级行政区。说起曲沃,必须要提起晋国历史:桐叶封弟——周成王之弟,唐叔虞开创晋国,叔虞励精图治,开创了八百年的晋国大业,标志着陶唐氏唐国之结束,叔虞和周成王的兄弟友情被传为佳话。
美景之美,不在皮,而在她绵延千年而绝美的历史。曲沃,古晋国之都。曲沃一名的来由,来自中条山麓的沃水。今天曲沃北董乡一带。沃水一条流泉,蜿蜒曲折的绕在这块风水宝地。《诗经·唐风》中的美景“诗经山水,晋都曲沃”,这里所说的诗经山水就是指北董乡的景明、南林交一带。
邱家庄M5001青铜样本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11日对外发布山西闻喜邱家庄M5001大墓最新研究成果,对该墓出土的青铜器进行铅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发现晋国战国早期铜、铅矿料最可能来源为豫西地区。
曲沃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县域总面积437.9平方公里,辖5镇2乡、8个社区、114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1万,是黄河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史称“天府雄风,三晋重地”,素有“地下博物馆”和“三晋文化源头”之称。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后,其子晋昭侯即位之后将他的叔父即文侯弟姬成师册封到的“曲沃邑”称为“曲沃桓叔”,传二世“曲沃庄伯”到三世“曲沃武公”,杀五位、逐一位晋侯,经子孙三代近七十年锲而不舍的奋战,公元前678年“周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于是尽并晋地而有之”。“曲沃代晋伐翼”在晋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曲沃——春秋为晋都曲沃邑,西汉为绛县地,东汉、魏、晋俱为绛邑县地。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于曲沃古城(今曲沃县西南二里)置曲沃县,属正平郡,自此历代县名均不改。北周明帝时因南城没于浍,移治乐昌堡,即今县城南三里之安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