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5月,中国新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第4卷第5号的《新青年》月刊上。这篇“五四”新文学的开山之作,奠定了鲁迅特殊的文学地位,也彰显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你说大家都病了,结果大家为了证明自己没病,一定说是你病了,而且最后真的把你医好了,也就是说你必须跟大家一起病下去。
鲁迅《狂人日记》中最经典的5句话,字字戳心,一生至少要读一次提起鲁迅,他是现在非常重要的文学家。在我们大大小小的课本上,不可缺少的就是鲁迅先生的身影。直到现在仍然能记起孔乙己、闰土、祥林嫂阿Q的样子,还有茴香豆、血馒头等,因为鲁迅着重描述细节、人物刻画细致,一言一行活灵活现。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的序里提到“某君”是他中学的同窗,疑似患有“被迫害妄想症”,然而已经痊愈去候补官员上任了,只留下两册荒诞无稽的日记独白。在“狂人”眼里,所有的都是吃人的人,而“狂人”病愈恰恰代表了,这就是个吃人的病态社会。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全部篇幅。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却篇篇经典,其内容多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对国民灵魂、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了深刻思考,同时善于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发掘问题的内在本质,铸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因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