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新办了一个手机号,就莫名成为多家公司的“讨债对象”,甚至因此遭受长达一年半的骚扰。近日,读者赖先生向南都“记者帮”反映了他的遭遇。赖先生表示,尽管自己每次都解释了借款人不是自己,但依旧会收到催债短信和电话,不胜其扰,希望记者帮关注。
7月22日,市民吴女士向南都记者反映:“最近在联通官方APP选号新买了个手机号,注册微博的时候显示已被注册,我不可以新注册,只可以选择登陆,然后能看到这个号码原主人过往的id、头像、关注了什么账号,有什么消息提醒,在哪些地区登录过,就这样莫名窥探了另一个人的生活。
南都讯 刚办的新手机号码,莫名其妙收到银行的催债信息,这让惠州的杨女士很困惑,信息里被催收的人,自己也不认识。持续不断的催收信息,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不小困扰。南都记者从运营商处了解到,该号码是回收后重新发放的,以前机主用号码绑定了银行账号,手机号注销后却未解绑导致。
作 者丨孔海丽编 辑丨张伟贤图 源丨图虫扩大二次号码解绑服务。近日,#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总相关阅读量超3亿。本轮热搜的起因在于,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民警@徐督督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相关科普视频,称“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随手注销的手机号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您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是第一次用手机号登录软件,却收到提醒:您有一笔订单未支付。打电话一问才知道,自己的手机号为通信运营商的二次号,订单是老号主留下的。而据媒体报道,类似遭遇二次放号困扰的人,还有不少。手机号是数字排列组合,给人感觉用之不竭,怎么还得二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