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清晨的阳光透过现代化大棚,洒进草莓基地。新民村党总支副书记、盐都区一米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程媛站在种植草莓的高架旁,看着绿叶间几天前的小白花已开始坐果,她知道,属于自己的繁忙季节快到了。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焦宏昌在兰考县仪封镇,绿意盎然中藏着一条不同寻常的致富之路。这条路,由一位心系故土、勇于担当的党员先锋——谢周勇,用汗水与智慧铺就。作为仪封镇谢庄村党支部书记,谢周勇不仅是村民眼中的“领头雁”,更是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佼佼者。
来源:【玉溪日报-玉溪网】峨山县塔甸镇亚尼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和普学进同村同龄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选择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普学进大学毕业后在峨山县城有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然而几年后,由于行情不好,普学进的工作并不顺利,收入也很低,于是他萌生了回老家创业的想法。
新华社昆明5月23日电 题:“老村长”返乡创业记新华社记者陈永强、陈欣波“我们农村好东西有很多,但要想卖得出去卖得好,就需要有好点子好办法。”被网友们称为“老村长”的赵朝鹏感慨地说。赵朝鹏今年38岁,老家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龙华街道清河社区红瓦房村。
“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初冬时节,走进江西南昌市安义县长均乡天坪新溪村,3000多只羊在羊圈里嗷嗷待哺,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喂羊、处理羊粪,“90”后老板张裕刚则忙着处理订单,“天气冷了,越来越多人找我订羊。
昨天是五四青年节,让我们来认识一位金山“85后”青年——周波。周波是土生土长的漕泾人,2012年从部队退役后,上过班,也开过公司。在看到家乡巨大的发展潜力后,他毅然决定回归乡野,与土地为伴,跟农产品打交道。今年,他更是首次在金山尝试种植水果南瓜。
文/片/视频 记者 王媛 实习生 赵文文今年33岁的韩莹莹是地地道道的济南章丘白云湖人,从小在湖边长大,荷花朵朵荷叶田田的家乡美景在她心底扎下根。2011年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稳定的幼师工作,毅然选择回乡创业——做起了荷叶茶。家人强烈反对,说她“瞎折腾”。
N海都见习记者 吴诗榕 全媒体记者 马俊杰 实习生 王凯诺 文/图1988年出生于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的于国胤是一名走出大山的大学生,2013年他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专业毕业后,原本有机会留在城市,但他毅然选择返乡创业,开启了他“折腾”的农人故事。夏日清晨6点,天光大亮。
何爽个头高挑,画着精致的妆、踩着双恨天高,“踢踢跶跶”地走过大学生活,成为一名空姐。工作半年后,她又回归凉山老家,在田间地头架起自拍杆,直播卖石榴,从此为水果奔波忙碌,至今已有七年。何爽的家乡凉山州会理县是中国八大石榴主产区之一,如今年产量已占全国四分之一。
喜欢看短视频的崇明人,是否刷到过一个满口崇明话、收卖二手车的小伙子?他叫沈国荣,2022年年底,他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开设了账号“崇明匝国头二手车”,陆续发布了600多个原创视频,内容以讲述创业故事、介绍二手车、汽车知识科普等为主,截至目前,他的账号已吸引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图为恩嘎儿在措嘎湖出镜拍摄短视频,介绍当地人文自然风光。记者 丹增平措 摄清晨,连夜的细雨还在下着,措嘎湖四周,一片云海倾泻在冰川和森林之中,湖边的小木屋飘来阵阵炊烟。木屋里,阿爸把火炉烧得正旺。
新华社贵阳5月5日电(记者欧甸丘、施钱贵)在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贵州维精机械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各种铝制机械配件摆满了厂房。这家公司的创立者,是“90后”青年杨良元。杨良元家住贵州省贵定县沿山镇,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小伙。
2018-04-22“我没有其他优势,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吃苦。”这是90后肥西小伙刘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3年前放弃有前景的工作返乡创业,经历过失败和创业初期的迷茫,最终在种植多肉植物上找到了成功之路。如今,他的种植基地逐步扩大,销售规模也不断攀升。
放弃大城市科研单位的工作机会,返回家乡扎根基层当“羊倌”,郭俊俊的选择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这位来自河南省正阳县兰青乡的小伙子今年刚30岁出头,毕业于郑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多年来,他一直琢磨如何在田间地头建工厂,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