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任命朱棣为监国后,朱棣常驻于皇宫的文华殿。他以监国的名义,强令各处效忠于朱允炆的大臣和将领回京。齐泰,黄子澄以及铁铉等效忠于朱允炆的大臣,明知道回京难逃一死。但还是碍于朱允炆被控制在朱棣手里,被迫回到京城。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临终前他留下这样两句话,第一句话藩王必须削,否则皇帝就别想当安稳,第二句话如果朝内有奸臣,藩王可起兵清君侧,这两句话都是为了朱允炆,安安稳稳做皇帝,可令他没想到,短短一年不到,四儿子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并最终成功夺权,史称靖难。
明成祖朱棣以边藩篡逆,导致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死亡,为给天下交代,就给建文帝扣上了擅改祖制之罪,因此燕王朱棣起兵是合理合法的,是在为维护祖训。燕王朱棣登基成了明成祖永乐大帝,之后其一系列的洗白自己的举措,明朝灭亡倒计时开始计时。
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大明燕王朱棣的靖难大军终于抵达应天城下,金川门守将李景隆、谷王朱橞匆忙开门投降,执政不过4年时间的建文帝朱允炆最终焚宫失踪,朱棣就此登基继位,是为“明太宗”,后更为“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