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反映采血前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是目前为止评估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糖尿病前期不仅预示可能会发生糖尿病,还提示未来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肿瘤、痴呆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会大大增加。
你好,这位朋友早上好,判断自己是否有糖尿病的话,这个最准确的办法就是去医院内分泌科挂号就诊,空腹状态下抽血化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再做一个尿常规化验,根据这个检查结果,基本上就可以诊断你是否患有糖尿病?
当然不是,一定要知道把血糖控制好只是初级目标,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导致血管病变引起致死致残性非常高的心、脑、眼、肾等并发症,血糖只是其中的一个诱发因素,因血糖异常导致的全身多项代谢异常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理解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我接触过最多的就是糖尿病患者,也看到很多糖友在控糖的道路上,从一开始的迷茫,贴上“糖”的标签,到慢慢学着去接纳和面对,在不断的摸索和亲身体会中,最终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控糖方法。李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让李老师以自己的角度给我们讲述一下她的“控糖”故事!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也迅速上升。近 30 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近10倍,18 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我国糖尿病知晓率(36.5%)、治疗率(32.2%)及控制率(49.
好吧,想象一下自己一年后、两年后、五年后、十年后的样子。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血糖升高是糖尿病不加控制的一种通常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人体的许多系统带来严重损害,特别是神经和血管,甚至可能导致失明、肾衰竭或截肢等。
好文分享:文小叔说 得了糖尿病怎么办?吃降糖药呗。降糖药可以治好糖尿病吗?治不好。可以预防糖尿病足与视网膜病变吗?不可以。治不好为什么还要吃呢?吃一辈子呗,大家都这么吃我有什么办法?这就是大多数糖尿病人的无奈选择。
一型糖尿病神仙来了也没办法,二型糖尿病中医确实有治愈的案例,但就算是治好了,患者也吃了很多罪。其实糖尿病在发作前的三五年内,是有预兆的,其中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容易口渴,但喝水却又不解渴,只能不停地灌水,所以中医把糖尿病这个病称为“消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