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戏聚青评秦腔《三滴血》改编唱词演唱:惠敏莉未开言来珠泪落肺炎病毒霍家园白衣天使赴前线神州大地援手多个人防护需做好勤戴口罩少风波走情访友不可取偏好野味酿大错常言说,救人出水火安于家中胜佛陀作者:惠敏莉,西安易俗社社长、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陕西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
当年,鲁迅先生来西北大学讲学期间,到易俗社看戏并欣然题写“古调独弹”。我亲眼看到肖若兰、陈妙华、张咏华、全巧民等艺术家的风采,并有幸得到她们的言传身教:肖老师教我《河湾洗衣》《拾玉镯》,张老师教我《貂蝉》《火焰驹》《盗虎符》《走雪》,全老师教我学《虎口缘》《柜中缘》,常警惕老师教我《花木兰》《桃李梅》《青蛇传》等,王霭民、姜云芳、宁秀云、康兰、孙莉群、王芷华等老师传、帮、带我学艺。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
“这个小姑娘很灵秀、可爱,扮相俊美,戏唱得也入木三分,是个不错的好苗子。”5月24日晚,在西安市鄠邑区第四届关中忙罢节西安易俗社专场晚会现场,西安易俗社社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看到鄠邑区北街小学三年级学生谷彦昕后,不仅在麦田旁现场传技艺,还邀请她一起上台演出。
编者按:为更好展现西安全市各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场景,西安市委网信办、央广网陕西频道共同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聆听奋进之声”系列报道,邀您和我们一起走进基层,感受党的二十大代表们的风采。本期的特邀嘉宾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惠敏莉,欢迎大家扫码聆听代表寄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作为从事秦腔表演艺术三十多年的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惠敏莉也是现任西安易俗社社长兼党支部书记,她曾主演《三滴血》《火焰驹》《夺锦楼》《盗虎符》《蝴蝶杯》《桃李梅》《柳河湾的新娘》《秦腔》《易俗社》《白蛇传:断桥》《花木兰》等三十余部本戏折子戏,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等戏剧届至高荣誉。
央广网西安12月8日消息(记者陈锵)“在坚定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大军里,努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守正创新,以戏化人,让秦腔艺术永葆青春活力,为西安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12月7日,西安易俗社社长、国家一级演员惠敏莉接受采访时表示。
2016年5月上旬有幸随朋友来到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剧社之一易俗社后台,近距离感受艺术家们一丝不苟的化妆、装扮过程。如今百年易俗社的掌门人——第24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西安曲江秦腔秦腔剧院有限公司易俗社分公司经理(社长)、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