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你”——昏迷病人促醒公益项目启动。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供图中新网上海3月23日电 (记者陈静)陷入昏迷状态的慢性意识障碍者就是人们常说的“植物人”,很多家人只能绝望地看着亲人在“沉睡”中逝世。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治疗是全球医疗界面对的难题。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尹茜)3月22日是第三个“世界昏迷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10万患者因颅脑外伤、脑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疾病陷入昏迷,继而进入长期的意识障碍状态,即传统意义上的“植物人”状态。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通讯员 马婷婷“王先生,哪个是您儿子?给我们指一下。”近日,在湖北十堰市人民医院传统中医针灸科病房里,患者王先生颤抖着抬起手艰难地指了一下站在床边的儿子,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让在场的亲属和医护人员激动不已。原来,王先生已经昏迷半年了,此次能苏醒简直堪称生命的奇迹。
能从1写到8,还能写出自己、家人的名字及多年的愿望——“回家”……近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疾病中心的病房里,一位患者握着笔,在纸板上缓慢地书写。虽然笔迹如同孩子“描红”的一般,却让医护人员欣喜万分,情不自禁地为她鼓掌。她就是曾昏迷了5年的“植物人”黄阿姨(化名)。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秦亮)“谢谢你们,让我醒了过来……”3月22日是“世界昏迷日”,记者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一病区,躺在病床上的王女士(化名)努力握住笔,在纸上写下对医护人员的感谢。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通讯员 杨岑“加油,好棒!”2月2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贾一帆副教授的手机里,传来了一段欢快的“显摆”视频。数月前,52岁的陈先生在疼痛科接受脊髓电刺激术后,奇迹般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
在生命的阴霾中,总有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昏迷促醒中心,这束光就是医务工作者对生命的敬重。科室墙上那句“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绝对不放弃”,这是科室医护人员对患者、对生命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