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满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朝代,是迄今为止家族中最高寿的人。我家祖籍山东,爷爷15岁跟随父母“闯关东”,1942年东北流行霍乱病,这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染上此病的人生者十之二三,爷爷不幸染上此病,幸亏爷爷的一个中医朋友,给开了一些中药,全家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吃了两个月,没想到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真是吉人天佑!
1959年6月,阔别家乡三十二载的毛主席,终于再次踏上了韶山的土地,此时的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建设之路,韶山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毛主席不禁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著名的《七律·到韶山》,以诗寄情,追忆往昔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更表达了对家乡建设者们深深的赞许。
1927年,爷爷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家里兄弟姊妹8人,爷爷排行老八。听幺姑婆讲,她曾来看望过爷爷几回,“你爷爷苦得很,每天起早贪黑,干不完的活,瘦得皮包骨头。但是,就算是他舍得干,一年下来交了刘老爷的田租后也没什么剩的了,遇到灾年的话就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杨云清装上一瓶老宅井水,请侄儿杨文兵带给老父亲。 在云南与分别72年的父亲杨友富短暂相聚两天之后,5月18日凌晨零时30分,杨云清一家回到夹江县顺河乡家中。一起回来的,还有父亲在云南的三儿子杨新贵、孙女杨文会、孙子杨文兵。杨新贵等3人此行是回老家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