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置中火上,倒入少许菜籽油,下入肥肉片煸炒炒出油脂,加入干辣椒、葱姜炒香,接着下入瘦肉片翻炒均匀,调入盐、味精、花椒粉、茴香粉、姜粉、老抽翻炒均匀出香上色,加入适量开水,水的量不能超过肉的三分之二,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
村民搬进新家,正吃着团圆饭。冬日暖阳下,一栋栋白墙青瓦的川西建筑错落有致,“生长”在郁郁葱葱的丘陵之间,与周边绿树、流水相映成趣,共同编织出一幅和美乡村的自然画卷。这是简阳市平武镇高坡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两个点位之一,也是该村173户村民的新家。
自贡融媒记者 王朝晖 余耀1月27日,富顺县骑龙镇大田村群汇小院里,洋溢着欢声笑语,三百多村民扶老携幼,集体出席了大田村迎新春活动。现场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大家共品传统美食,畅谈家乡发展,追忆儿时年味,亲情、乡情、邻里情分外浓郁。
我敢说,大年三十关中许多农村团圆饭就简单的几个菜,并不是丰盛的一大桌。重头戏在大年初一中午。自我记事开始,每到大年三十,主要任务便是贴对联,扫院子,做一些过年的菜之类。大概过中午十二点后,基本在下午两三点左右,我和父亲会请出列祖先宗的牌位,爷爷奶奶的相片,摆上三样水果或糖果。
开栏语:阔别家乡一年,今年家乡又有哪些变化?多路记者撰写手记,从乡风民俗、小城新变到新春轶事、特色美食,在春节里从各地看中国之变。爆竹声中一岁除。这是我近三年来第一次回老家过年。除夕的上午,爷爷特地到隔壁的小店里买来了烟花,在家门口的马路上,炸开了辞旧迎新的第一响。
央视《正点财经》栏目聚焦湖北十堰房县年夜饭“上笼席”,房县的特色年味儿再次”出圈“啦!流传千百年的房县上笼席,是房县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宴席,也是房县最有特色的年夜饭。提到房县上笼席,在民间沿袭的做法有三种:八大碗、六大四小、四大六小。根据待客者家庭条件不同,这些菜肴会有所差异。
春节前夕,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车田村高田屯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擅长烹饪的村民一大早就忙碌起来。“我负责切肉。”“蘸汁我拿手。”“洗菜我来。”……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全村团圆饭即将开席。其中,瑶乡特色美食瑶山稻香猪肉质细嫩、稻香浓郁,让人垂涎欲滴,侗族酸肉也让人食欲大开。
中新网南充2月7日电(王爵 衡欢) 腊月里来年事忙,家家户户喜洋洋。7日,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莲池镇天兴桥村,只见彩色的灯笼从村口一路延伸,道路两侧和房前屋后都装饰着彩灯和红色绸带,显得格外喜庆。村民们满面笑容,整个村庄都沉浸在迎接新春的欢乐氛围中。村民围坐在火炉旁煮茶聊天。
今天已经是大年初四了,离除夕已经过去四天了,除夕的时候有很多的习俗,而且这些习俗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到了每年的除夕之夜,也就是团圆之夜,一家人能够开开心心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因此也叫年夜饭。吃年夜饭,在你们的家乡是在什么时候吃的呢?是在早上,中午还是在晚上呢?
现在的影视作品中,把农村人民公社化时代的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描述得非常不堪,如农村社员过年时,靠生产队偷分种子粮才吃上一顿饱饭,全生产队集体杀一头猪,每户社员家年夜饭才吃上一顿肉和饺子等,小编对此一直怀疑,觉得这样的叙述不真实,诚然,农村集体生产队时代,农村很贫穷,农民日子很苦,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呢,穷归穷,苦归苦,说过年吃不上一顿“年夜饭”就确实有点过头了。
在外面打工已经有快10年了,正赶上今年春节我抢到了回家的票决定和父母一起回乡下看看奶奶,于是我坐了一天一夜的车回到了家里,又开始坐大巴车,6个小时赶到了乡下,见到了奶奶。奶奶身体还是非常强健的,是一个精神矍铄的小老太太,我从小就待在他身边,他就很幽默。
编者按:春节的夜晚,卸去一整年的忙碌与疲惫,一家人围炉煮茶、闲话家长里短,听听爸妈的唠叨,体味团聚的温馨,感受辞旧迎新的光阴流转以及我们与家乡的连接。澎湃评论部夜读特别策划《春节的8个晚上》,记录万家灯火的中国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然你家的年夜饭安排好了吗?这段时间,乡村年夜饭突然火了,还发展出年夜饭+乡村游的新模式。来自江浙沪的客人们,吃上一顿具有乡村风味的土菜土锅子年夜饭,观赏乡村美景,参与赶猪、打糍粑、舞龙、篝火舞蹈等乡村特色民俗,这个体验含“年”量相当高。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摄影报道直径一米的蒸笼,呼哧呼哧冒着热气,蒸笼里是传统的乡村“九大碗”。1月28日中午,正是亿万中华儿女合家欢聚,吃团圆饭的时刻,四川阆中古城侯家大院里的“九大碗”引人关注,央视正在向全国人民介绍这桌团圆饭,将这一桌地地道道的川菜推介给全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