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者或许对《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并不陌生,卡特在这本集子的前言里强调说,她收集的是没有经过改良或文学化的精怪故事,她认为这些童话有着明显的老妇人故事的特点,即饱受轻视的“鹅妈妈传统”——没有什么明确的价值观,充满着闲言碎语,粗俗的部分未经改造,总处于添油加醋的再创作之中
中新社记者 郭佳童话既是给儿童欣赏的故事,也是人们观察、想象、理解世界的一种反映,其往往承载着不同文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中西童话尽管差别显而易见,但亦有诸多心有灵犀之处。近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姜士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解读中西童话的“心有灵犀”。
我们现在看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冰雪奇缘》《长发公主》等都突出了大女主的地位,但在20世纪中期以前,在男权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白雪公主》和《睡美人》等电影,则是以勇敢的男性去解救弱势的女性于危难为主要叙事。
比如近年来就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引进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经典之作《童话的魅力:童话的心理意义与价值》、99读书人引进的《格林童话初版全集:全注解本》,以及乐府文化引进的《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作者是俄罗斯民俗学家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他雄心勃勃地想要对民间故事中反复出现的某些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类。
很多著名童话都有大量民间版本,多数流传于欧洲、中亚等地,甚至走得更远——公元9世纪,中国唐代作者段成式编写了一本志怪故事集《酉阳杂俎》,“酉阳”是地名典故,指失传于正史的秘事来源地,而“杂俎”的意思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野味,和德语童话的弱化词尾颇有相通之处。
某些学校要求二三年级订了一些读物包括《格林童话》,里面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这些童话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就算没看过,也有耳闻,这些都是来自于《格林童话》,这是欧洲德国的民间文学,总共收集了200多个故事,所谓“童话”自然是给孩子看的了,但《格林童话》中许多故事其实都很血腥暴力,看人令人毛骨悚然,并不适合孩子。
那一天,雪下的非常大,小红帽,大灰狼,卖火柴的小女孩聚在一块儿,他们在讨论些什么。在很久很久以前,也不是非常久吧,有一个女孩叫辛德瑞拉,她的母亲去世了,她有一个严厉的父亲,总是希望她成为人中龙凤,他给辛德瑞拉找了一个后妈,可是不久后又去世了,后妈有两个可爱的女儿,辛德瑞拉这个名字你们可能不熟悉,但是她还有一个别称,灰姑娘!
中新网北京5月2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舞台剧《偶然之城》于5月1日至2日在北京喜剧院首演。该剧让童话故事照进现实,引导观众对生活产生新的思考。舞台剧《偶然之城》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