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城市现代性使传统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发生变化,以报刊亭为代表的“附近”的消失,导致了现实环境陌生人交往的中断。本文以B站《报刊亭》视频中1.3万多条评论作为数据样本,运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将数字怀旧作为重建“附近”的实践路径。
为此,《传媒观察》2024年第4期特推出“在场:时光琥珀与数字生命”专题,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永昶教授担任特约主持人,邀请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3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种社会与文化现象进行讨论。
2009年,《人民日报》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刊出任仲平的《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以形象讲理、以哲理叙事、以思想抒情,俯仰金句、满目云霞,堪比理论纪录片的风格和富有画面感的笔法,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12月28日上午,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等院校视听艺术委员会、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和江苏省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南京市电影电视动漫艺术家协会和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承办的“首届视听艺术大会暨青年视听创作与理论推优计划发布活动”在南京
原创 传传 中国传媒大学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Global Media and China期刊编辑部承办的“传播领域学术期刊国际交流研讨会”于9月25日上午在中传学术中心V10报告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