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9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第三届航天服技术论坛开幕式上,面向全社会启动了中国登月服征名活动,要求取名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随后,“中国登月服公开征名”等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6日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蓝皮书”),介绍2024年宇航任务整体情况。《环球时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
说到给装备取名这件事,其实是非常体现知识水平和文化底蕴的,比如我国航天器的名字取得就非常经典。除此之外,还有“玉兔”月球车、“祝融”火星车、“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鸿雁”通信卫星、“鹊桥”中继卫星等等,可谓是神话与现实,古典与科技交相辉映,而且一听这些名字,基本都知道航天器是干啥的,这非常重要,不然取得再好听,也会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2014 年 Spacex 赢得了美国宇航局价值 26 亿美元的合同,证明了“龙”货运飞船的性能。经过多年的设计开发和修改后,2015 年 12 月,猎鹰 9 号成为第一枚返回并成功垂直降落在地球上的火箭。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航天大国航天强国,有关的一些物理知识也成为学习和考试的热点,而许多同学却对题目中出现的各类航天器傻傻分不清楚,今天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1.“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把各种需要克服地球引力而到达地球外的航空航天设备运送出去,比如飞船、空间站、探测器、卫星等。
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征名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你知道其他国家的载人航天器都有什么样的名字吗?它们的命名又有怎样的含义和特点?是否有规律可循?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整体而言,各个国家对载人航天器的命名主要有两种途径。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让全世界“听见了”《东方红》的旋律听见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声音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从此拉开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30多年发展,迄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和用途、配套较完整的载人航天器型谱体系,包括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天宫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又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等3个航天器组成,通过空间交会对接和舱段转位完成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在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