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记者 何蕊今年秋季学期起,市属公办高校面向近5万名大一新生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学期过半,尝鲜人工智能课的新生学得如何?记者探访发现,除了通识基础课,各高校还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出了“AI+专业”特色课程。人工智能课带来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们啧啧称奇。
【开栏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们的生活。2025年新春,DeepSeek等AI工具成为科技圈的新宠。在广东高校,这股AI热潮更是风起云涌。从日常课堂到科研实验室,从创新实践到课余生活,AI的身影无处不在,持续推动教育模式创新,助力构建智慧校园。
AI技术带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昆虫世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从深度重塑传统教育模式,到精心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AI技术正引领着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重构着教育教学的新样态。
图说:曲阳四小的学生正在体验人机互动,朗读英文课文给AI助手听 学校供图 下同“Alex,今天你过得如何?”“你好,我今天很高兴,你呢?”最近,上海市虹口区曲阳第四小学三(2)班的邓玥珥爱上了英语课,因为课堂里来了一位新“助教”——名为“Alex”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快看!我的反重力生日蛋糕设计好了!”4月9日,在石家庄市第44中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里,一直在闷头建模的初一学生王熙泰,忽然兴奋地叫起来。电脑屏幕上,一个悬浮的生日蛋糕3D模型,已经初具模样。每周二下午,都是王熙泰最期待的时刻:“这是3D打印社团的活动时间。
“老师,我能试试吗?”“我们以后会来这里上课吗?”在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的人工智能学习空间里,传来孩子们稚嫩的声音。8月底,学校六年级新生走进江湾校区,在为期5天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学校安排的“走进AI”普及体验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皖新闻讯 不需要穿戴设备,到了操场即可以开跑,跑步结束后,里程数、配速、用时都能显示在大屏上,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排名,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运动兴趣……这一幕,就出现在合肥市第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潜山路校区的操场上。
潮新闻 记者 郁馨怡 共享联盟·秀洲 平彩娟训练机械手做各种手势;隔着屏幕与爱因斯坦、李白、孔子等数字人物对话;在特定地垫上跳远,显示屏能实时显示成绩……7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的高照实验学校,各种AI技术在校园内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