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以及四位财经媒体代表——《财经》杂志助理主编余乐、经济日报社产经新闻部副主任顾阳、香港大公传媒集团北京新闻中心助理总编辑胡海岩、新浪财经总编辑李兀,齐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对话》栏目,录制了一期《问答中国经济》,结合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对中国经济的现状及前景作出十项核心问答。
当前经济似乎陷入的一个无法解决的死螺旋。发展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怕冲击就业。投资拉动经济不再有效,“铁公鸡”已经接近饱和,边际收益越来越小。房地产救与不救陷入两难,救房地产,没房者、特别是青年看不到希望。
7月3日,在2024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开幕式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经济不能只有生产没有消费”,并建议从放开人为消费限制、化解地方债风险、关注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增长等方面入手来提振内需。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实际运行的速度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市场需求不足,解决好地方债、消费等问题,今年年底有望走出困境。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今日在贝壳财经年会表示,如果不扭转内需不足格局,我国潜在增长速度或出现下降。“如果一个经济体内需上不去,生产商就必须降价、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很多企业可能就要退出,投资者的回报就会下降,股市也会受到影响”,李稻葵问到,如果投资者积极性下降,即使拥有很好的科技能力,但谁来投呢?
界面新闻记者 | 刘晨光“应该坚定地相信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大的。”6月5日, 中国人民银行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星展银行2024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上表示。
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3月28日,四川省国资委举办第四十四期四川国资国企大讲堂。现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以《新时代经济发展及国资国企改革新机遇》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对四川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出建议。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及其研究院团队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仍然巨大,当前需要重点解决七大问题,包括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民营企业信心不足、科技创新、消费疲软、城镇化潜力未完全释放以及国际环境管理。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近日在“数字文物论坛”暨“中纹丝路”数字文物交流活动上表示,“因为股市是提前反应的,上半年如果一些政策能到位的话,我们的股市就有可能提前反应,今年能够变成一个牛市,我们希望是一个长牛。”
本报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经济指标实现恢复性增长,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国家统计局在解读5月份经济数据时表示,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明显。
红星资本局6月18日消息,17日,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主办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指出,新时期宏观经济治理的基本任务应该从防过热转向防过冷,必须逆转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
近日,四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以及四位财经媒体代表——《财经》杂志助理主编余乐、经济日报社产业经济部副主任顾阳、香港大公传媒集团北京新闻中心助理总编辑胡海岩、新浪财经总编辑李兀,齐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对话》栏目,录制了一期《问答中国经济》,结合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对中国经济的现状及前景作出十项核心问答。
编者按随着龙年的到来,2023年彻底成为过去。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从2023年的热点人物或热点行业的普通人物着手,通过系列人物的视角来看过去一年的经济情况,并从中预见2024年。第九篇 宏观经济2023年中国经济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