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前的今天——1965年6月16日,毛泽东主席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三五”计划的汇报后,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明确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从而在全国出现了举国备战、全民皆兵的战斗景象。
中国人民总体上已经建成小康社会,过上了幸福生活,这是今天中国的历史大势与政治方位。但是,小康社会也好,现代化国家也好,依然都可能遭遇突如其来的各种灾害,在难以预计的各种灾害面前,我们仍然难免付出极大的代价。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刚经历三年暂时经济困难时期的中国,正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急需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但面临中苏交恶、中美关系持续紧张,我国周边局势日趋严峻,大有大战一触即发之势,为积极做好战备工作,中央决定从1964年起,在中西部13个“三线”地区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实现工业由东向西战略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