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上古历法,探索华夏文明发源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在华夏文明传承地与发源地混一,且传承数千年的现实情况下,运用上古历法与上古史典、天象地理、人文遗存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和判断华夏文明原始发源地,也许是最可靠的方法。
新京报讯 (记者张晓兰)继8月23日新京报发布专访报道《被欠10亿佣金?中原刘天旸:持续追债、降本增效,争取扭亏为盈》(链接: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92803527168540.
近年来区域文明的发现和研究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的研究。虽然,新石器时代中原族群与邻近族群有文化上的交流与互动,但都不具有礼制的涵义,不具备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意识,因此,也就不存在向中原辐辏的主动意识。
你们死缠烂打以今天的中原解释过去,我指出,中原的概念起始于周,周人以天下“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中”为尊,你们便盯着“中”不放,认为西周的灭亡,是因为它脱离了中州之地,才有了东周归位之事,由此及彼,也就是说,所有朝代都是因为没有尊中而亡?
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河南古称中原、中州、中土、豫州,有中岳。河南不南不北,不东不西,河南话叫“中!”河南望北向南,承东启西,是中国东西向、南北向两条交通大动脉唯一交汇的省区!河南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地理中心”,但在地缘上、在交通上、在经济上、在文化上是名副其实的“天下之中”!
【编者按】上古时期的“中原”到底在哪里,它与后世所谓的“中原”概念是否相同?不妨听听郭静云老师和郭立新老师是如何与同学们讨论的吧。静云老师∶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称之为"中原神话"。在此必须先说明"中原"概念所指出的空间。《诗·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刘余力古代中原地区是天下之中,四方辐辏之地。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而城市又是文明的重要标志。探讨中原地区城市起源、发展、鼎盛等问题,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产生、发展、兴盛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孕育阶段。城市出现之前,早已有了大型的环壕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