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国民党军96军军长吴化文率部起义,华东野战军已经将济南层层包围。尽管王耀武一调整部署,坚持固守,但在顽抗几日后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在这一背景下,王耀武乔装打扮一番,带着警卫员逃走了。
此后,他在赣东北弋横地区坚持战斗达 7 年之久,先后参加了闽浙赣苏区第一、二、三次反 “围剿”。1933 年,胡天桃任红 11 军 55 团团长,后又任红 7 军团第 1 师师长,参加了第四、五次反 “围剿”。
据沈醉的相关回忆录记载,国民党的那些被俘人员,想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不够一定级别进不来。他仅是国军少将,既非统兵战将,又不是地方大员,之所以能破格进入功德林改造,就是因沈醉属于那类,太招人恨的“大特务级别”。
国民党军队凭借着坚固的城防工事,妄图负隅顽抗,而解放军则士气高昂,志在一举拿下这座战略要地。王耀武,这位在国民党军中赫赫有名的将领,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凭借着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一路平步青云,成为蒋介石麾下的得力干将。
与电视剧《特赦1959》演的不同,在真实的历史中,王耀武和杜聿明都是后来才去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去的时候也不可能戴着械具穿着棉袍,事实上他们在山东过得很舒服,整天看书学习,还能自己做喜欢吃的饭菜,王耀武当时与杜聿明、文强有明确分工:文强负责做湖南菜,王耀武负责买菜洗碗,杜聿明身体不好,等着吃就行了——他们被俘时身上有多少钱,都归他们个人所有,可以随意购买生活用品,杜聿明一次送给后到几天的文强十包骆驼香烟,就是自己买的。
1959 年,确实是新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央决定特赦一批在押的战犯,其中就包括在 “功德林” 表现较好、思想改造比较快的原国民党将领,王耀武的名字就在首批特赦名单之中在特赦出狱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杜聿明、陈长捷等众多获赦将领,都怀着迫切的心情,将归乡与亲人团聚作为首要选择。
要说这历史啊,就像咱们村头老槐树的年轮,一圈一圈的,藏着多少故事,多少恩怨情仇,今儿个,咱就来说说两位大人物,一位是国军里的“王老虎”王耀武,一位是咱们解放军的“战神”粟裕,这俩人斗了一辈子,那可真是棋逢对手,精彩绝伦!
打开网络,搜一下国民党名将王耀武特赦后第一个最想见的是谁,会有N多篇文章和视频,称王耀武于1959年特赦后最想见的是粟裕,并且还把他是怎么见的粟裕,见面后二人如何相见恨晚、如何相谈甚欢、如何惺惺相惜等说得绘声绘色、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