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大名茶之中,有两款茶都曾与皇帝结下了不解之缘,分别是西湖龙井和碧螺春茶。相传乾隆皇帝在下江南途中,为巡视民情,曾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到乡女采摘茶叶,一时兴起,便也随手采摘了一把,后来此茶有幸被太后品尝,并大加赞赏,这才有了御前龙井十八棵一说。
一到三月碧螺春的倩影就萦绕在苏州人的心上那是姑苏最清雅的春味品一品这“吓煞人香”春天才算过得圆满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盛产西湖龙井,苏州名茶则为碧螺春。喝着银翠的碧螺,仿佛把一杯太湖春色揽在舌尖上,清新爽口,香甜可口,而不缺诗情画意。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汉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阳春三月,新茶吐绿。3月11日,苏州吴中区召开2023年洞庭山碧螺春茶新闻通气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将于3月12日正式开采,批量上市。今年总体产量比去年增长约10%,特级一等售价预计每斤将达8000元。
碧螺春全名洞庭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工艺毛尖茶在全国都有生产,市面上见到的四川碧螺春、贵州碧螺春、云南碧螺春等等,都是按照碧螺春的工艺制作的毛尖茶,有些还有着比较独特的名字比如凌螺春、栗螺春。
茶人听到“碧螺春”这三个字,也许会联想到碧螺春茶,碧螺春茶外形卷曲似螺,边沿上有细细的、白色的茸毛称之为白毫,许多茶都会有白毫,但是碧螺春茶白毫很多,所以在绿茶的茶品中以多毫来区分碧螺春茶,另外条索纤细也是它的一个特点。
近日,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统筹绘制的中国贡茶地图发布。地图涵盖中国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44个贡茶品牌,共同构成中国贡茶现代版“藏宝图”,苏州的碧螺春位列其中。中国贡茶制度形成于唐代,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据悉,历史上共有100多种茶叶成为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