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正式开售,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0年11月20日,募集上限为150亿元。不过,澎湃新闻记者从渠道获悉,该基金半天的募集金额就突破了150亿元,全天销量突破500亿元。
近年来,为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减少“追涨杀跌”行为,带持有期的基金产品不断涌现。但据记者观察,因业绩不佳,部分投资者的体验感并不如预期。随着不少“三年期”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陆续届满,业绩表现和持有体验也引起了市场讨论。
记者 穆青今年以来,以国企、央企为代表的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中证国企指数(000955.CSI)今年以来回报率为7.44%,国企红利指数(000824.CSI)今年以来回报率也高达10.19%。面对这一波国企热潮,不少投资机构摩拳擦掌准备入局。
三年间,6只基金中,回报最高的赚了24.53%,回报最低的只赚了10.55%。根据安排,6只3年战略配售基金于7月5日至8月2日进入转型过渡期,期间接受赎回或转换转出申请,不接受申购申请,持有时间大于等于6个月的份额赎回费率为0。
证券时报记者 赵梦桥2021年初,A股核心资产的热潮达到了历史高点,股票、基金顺势出圈。在全民买基的热潮下,三年期持有基金乘势大力发行。如今,三年下来,首批认购的投资者遭遇亏损,不少基民信心难免受挫。由于近期是三年期持有基金解禁的高峰时段,部分投资者担心基金赎回的影响。
4月21日,易方达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在管的4只基金产品悉数发布2023年一季报。通联数据显示,一季度张坤的在管规模为889.42亿元,虽然较2022年末的894.34亿元减少约4.92亿元,但同比2022年一季度末的849.27亿元增加了39.15亿元。
来源:经济参考报图集 月度基金发行数量统计(截至11月17日)数据来源:同花顺基金市场募集分化日趋明显。11月16日,四只科创50ETF如期上市并引发资金追捧,当日成交额合计超45亿元。在此之前,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科创主题基金募集未达备案条件,成为首只发行失败的科创主题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