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过,这“年”就算是过完了。大街小巷充满年味儿的大红灯笼陪伴着福州市民度过了整个春节,它们的“气氛组任务”总算圆满完成。本着“绿色、环保、回收再利用”的原则,相关施工人员正陆续拆卸街头的灯饰装置,做好灯笼的保护性拆除、转移工作。
佛山日报讯 见习记者周月华、王伟楠实习生杨舒麟报道:昨日,在禅城区同济路,挂在树上的红灯笼被工人摘下,有市民将灯笼带回家作装饰再利用。增添节庆气氛的灯笼节后该何去何从,工人们表示会将灯笼作废品处理。而市民则有...
【春节过完,武汉街头的红灯笼去哪儿了?】元宵已过,满城的红灯笼哪里去了?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有热心市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过年期间悬挂的装饰品究竟去了哪里?是进行了回收还是被丢弃了呢?汉阳区节日氛围营造灯笼租赁服务项目负责人吴作栋表示,灯笼是租赁的,不会浪费。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比2025年2月6日,高速路上挤满了返程的“打工人”,出租屋里的小王对着日历发呆,朋友圈弥漫着“假期综合症”的气息……年味儿,就这么散了?哎,想想以前过年,那才叫过年!
近日在颐和园偶遇工作人员“摘灯笼”。一树树的红色小灯笼,被摘下来,放入塑料袋中。这些灯笼,大部分是塑料材质。随着塑料污染成为全球环境挑战,这样的节庆装饰的处理,无疑也是值得关注的。于是笔者询问灯笼的去向,是否来年将再次利用?
大小新闻客户端2月1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蔡佩征)记者昨日从市城管局数字化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今年的新春灯饰将会进行保护性拆除,本着“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的原则,在来年制作新春灯饰时将材料进行重复利用。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5日讯 今年,济宁市、区城市管理部门,精心准备了新春灯饰,从1月14日开始一直持续至2月28日,新春彩灯装点城市夜景,流光四溢、美轮美奂的灯组,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3月1日起,新春灯饰开始陆续拆除,预计整个拆除工作将持续一周时间。
春节期间,为了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石家庄市区多条路段都安装了红灯笼等节日装饰设施。正月已过,扮靓城市、点缀年味的灯笼也光荣完成了它们的使命,暂时“谢幕”。在裕华西路,市照明管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利用升降机对路两侧灯柱上的灯饰进行拆除。
大小新闻客户端2月2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蔡佩征 摄影报道)昨天上午,记者在市文化中心广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拆除一组兔元素的灯组。记者从市城管局数字化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新春灯饰昨起开始拆除,本着“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的原则,将在来年制作新春灯饰时重复利用。
由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洹水公园按照上级要求采取了闭园措施,原本迎新春挂好的大红灯笼,也没有如期迎来广大的游客,3月2日,复工复产后洹水公园的职工们不得已又将挂好的灯笼一一取下,整理打包,备好来年再用。
生活中很多人以为,正月十五过后年就过完了,其实还没有,俗话讲“不出正月都是年”,这一个月承载了人们对新的一年满满的期盼,有些地方还会延续至更长的时间,民间有“十五十六人看灯”的说法,所以说正月十六也是个重要的日子。既然是重要的日子,那么可定也会有相应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