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多少都懂什么是榫卯结构,那是中国传统木作的接合方式。凸出的部分是榫,凹进去的部分是卯。2012年底,刘文辉在上海第一次接触到榫卯结构的古建筑模型,那是一座宫殿,搭建好的,严丝合缝,几乎无法再次拆卸组装,摆在透明的玻璃罩里,供人参观欣赏。
建筑之所以坚固,家具之所以耐用,最大的灵魂当属结构。结构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不用一钉一铆,将两个木质结构通过凹凸结合的方式严密扣合起来的家具工艺在中国却由来已久,绵延至今,这种形体构造的巧妙组合叫做榫卯。
来源:北京青年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佛光寺 正殿东大殿 河姆渡干阑式建筑木构榫卯类型近年来,古代建筑变得很火,不仅建筑行业关注,普通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关于古建的技术和工艺,我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榫卯了。 所谓榫卯,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用这种工艺做成构件,就是榫卯工艺。
韩国抢中国文化,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从端午节到拔河,从燃灯会到春节,“申遗狂魔”韩国,不遗余力地抢夺中国文化遗产,有浑水摸鱼成功的,但大多只是为世界舆论,徒增笑耳。历史无法发明,文化自有渊源!一个拙劣的抢劫犯,总有许多失手的时候。韩国抢申中国文化遗产失败了,怎么办呢?
提到榫卯(sǔn mǎo)工艺,还要追溯到中国古代,它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机械的主要结构方式。1973年,距离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
2022年世界杯期间,来自山东的“阿木爷爷”用32块木板,按照真实的足球比例,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靠着传承千年的榫卯技艺制作了一个“功夫足球”。制作视频传到国外,无数老外赞叹:“这就是中国的‘功夫’足球!”“老爷爷是如何把一堆碎片组成一个球的?他简直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