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必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职教育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凝练了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改革导向。这就要求超越传统“知识本位”的教育,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能力,发展学生高阶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更加注重德育的作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有效提高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让学生健康生活、快乐学习。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评价改革,尤其是中高考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极为关注的课题。实际上,早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后,以此为核心理念的初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核心素养也相继颁布,并对各地中高考的改革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