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初诊的患者,常常需要检查胰岛功能。胰岛功能是如何检查的,又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呢?C肽与胰岛素为等分子分泌,也就是说细胞分泌的物质中,分子的数量与细胞内该物质的总量相等,分泌曲线一致,并且C肽半衰期长,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可用于反映胰腺β细胞的分泌功能。
胰腺组织是人体内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等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检查您的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怎样,是否受损,是评估早期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临床上可通过胰岛素、C肽、血糖测定来评估胰岛素分泌功能。
胰岛β细胞是位于胰腺当中的一类功能细胞,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胰岛素就是由这类细胞负责合成、储存和分泌的。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体内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态至关重要。这往往决定了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需不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发现糖尿病,先按照某个朋友说用这个药好就开始自行服用,血糖没有降下来,又去自行加用其他的降糖药,结果常常是同一类的降糖药重复的服用,尤其是磺脲类药,会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因为血糖升高以后呢,胰岛细胞本来就是在加班工作,这个时候再用药,过度的刺激会加速胰岛功能的衰退。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诊断与治疗离不开一系列的检查项目。那么,糖尿病到底要检查哪些项目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糖尿病检查的关键内容。一、糖尿病诊断必备:关键检查项目一览1. 血糖检测: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基础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食75克葡萄糖或100克面粉的馒头前后,分别于空腹、餐后半小时、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餐后3小时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5个时间点血糖、胰岛素浓度或C肽值等,由医生评估您目前的胰岛功能情况。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浙江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雷雨 □主任医师 武晓泓临床上,有不少糖友就诊时会问:“我有没有胰岛素抵抗呀?”“我的胰岛功能还好吗?”“为什么我跟其他糖友用药不同呢?”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需要了解每位糖友的胰岛功能。
有些糖友血糖控制得还行,却常常感觉乏力。在10月2号的文章中,我跟大家讲了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血液中的葡萄糖转移进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障碍,导致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10月2号文章链接:糖尿病人不要小看这个症状,正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一般,如果多次查空腹血糖≥7.0mmol/L又或者在一天当中的任意时间点(包括餐后)查随机血糖≥11.1mmol/L,那么,这意味着有很大概率已经患上了糖尿病。有不少人认为,在发现糖尿病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赶快吃降糖药把血糖给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