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一个听起来似乎困扰了许多人的问题,实际上于人群之中确实很常见。它极可能是脚部形态的一种正常变异,也可能会影响到行走、站立时的舒适度。那么,扁平足究竟是什么?它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扁平足的问题?
大象新闻记者 李冬贵 邢大勇《哪吒2》正在火热上映中,观众在观影的同时发现小哪吒这个百亿影帝的脚竟是扁平足,所以他不走路,平时都是骑着风火轮。那么扁平足有什么特点,这种足型最怕哪些运动呢?扁平足也被称为平足畸形,是一种足内侧纵弓低平或消失的病症。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足底是有正常的生理弧度的,称为足弓,而扁平足的足弓总是低平的,而且有足外翻、弹性减弱的症状,由于扁平足的整个脚掌直接跟地面全部接触,足部的神经遭到大面积压迫,在长时间走路的时候足部甚至整条腿都会感到疼痛。
小宋是个运动爱好者,平时喜欢跑步爬山,但是最近发现自己的脚底特别酸痛,运动后更加严重,以前这种情况还能忍受,现在疼痛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他运动的心情,所以到医院就诊,最后诊断为扁平足,再加上不正确的运动,导致了脚底甚至脚踝疼痛,如果在不及时纠正,不但影响他正常的行走,甚至还会引起膝盖,髋部,腰部疼痛,所以早期发现扁平足的问题,并积极治疗,不仅仅恢复足部正常的外观,更重要的是解决好下肢疼痛的问题。
足底筋膜放松我们脚踩筋膜球,从足跟开始,缓慢向脚趾滚压,寻找任何感觉酸痛的点,然后专注于对那个点施加一些压力。如果感觉特别痛,可能是你施加的压力过大了,尝试再轻微一些的滚动,每次滚压1-2分钟。足弓抬高把足弓向上拱成C型,如果你感觉要抽筋了,就把弧度放低些,慢慢来,不要着急。
通过足底来回踩动筋膜球,可以有效放松紧张的跖筋膜,减轻足底负荷和压力。5分钟/次,每天做2次。训练强化足底小肌群和足底屈指肌群,这都是不经常使用和训练的肌肉,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强化,改善足底肌力和耐力。
扁平足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足部畸形,7-14岁儿童中病理性扁平足的患病率为10.3%,在学龄儿童中观察到的46%的扁平足被归类为病理性的。后足外翻临床上,正常儿童站立时,足跟承受 2/3 的体重,剩余 1/3 的体重通过足弓传递至前足区域。
扁平足是指足内侧纵弓平坦、易出现疲乏或疼痛症状的一种畸形,我国青少年儿童中扁平足的发生率高达25%-49%。针对孩童扁平足情况,要采取早发现、早干预、早健康的做法。那在儿童发育过程中,怎样有效对扁平足进行干预改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