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慢慢腾腾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节、盂兰节、下元节,是三个有关连的节日,因此也叫三元节。
文/龙丘雪又到元宵节,虽然正月里都是年,但是元宵节之后年味会淡上不少。春节、元宵节以及其后的传统节日中,我们总要吃一些特别的食物来过节,这些食物全都渊源有自,本文将予以详细解析。一提到过节,总是会感叹:“每逢佳节胖三斤”。
元宵节将至,又到了吃元宵、汤圆的时候了。每每这个时候,元宵和汤圆总让一些人分不清楚。二者到底有何区别?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说,“元宵”是北方人的叫法,“汤圆”是南方人的称呼,二者都是糯米粉制品,却有着诸多不同。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拥有着许多传统习俗,其中吃汤圆便是最不可缺少的习俗之一。不过,先秦时期却有与汤圆相似的食物,屈原在《楚辞》中便提到过“蜜饵”,这是一种用糯米粉裹以蜂蜜制成的糕点,但蜜饵作为流行于楚地的一种小吃,却并非元宵节的专属。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吃汤圆是元宵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用糯米粉制作的圆球里包裹着如黑芝麻、豆沙、花生等丰富的馅料。万家团圆的喜庆节日里,一碗汤圆既寓意团团圆圆,又包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