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款战机,它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追赶到逐步实现超越的历程,它就是苏-27,相信军迷朋友们对这款战机都不陌生,它那优雅的外形和强悍的性能,即使在服役多年后依然令人印象深刻,我们都知道,苏-27最初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苏-27的国产化道路上,白俄罗斯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总结而言, 武器装备领域中“借鉴”与“创新”的界限常常模糊不清, 而我军在引入侧卫系列战斗机过程中展示出值得钦佩的技术自信与开放态度. 歼 - 1 1 战 斗 机 不 单 是 对 英 雄 苏 - 2 7 的 致 敬 , 更 是 展 示 国 防 科 技 自 主 创 新 能 力 和 强 军 梦 实 现 的 巨 大 成 果 。
引进苏-27绝不是俄罗斯的恩赐,整个合同在执行阶段遇到了很多问题,而中国自身技术实力的提升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核心,该型战机最终能够融入解放军装备序列并成为现在中国空军的中坚力量的过程中,中国军工人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们曾寄予希望的“和平典范”改造歼-8Ⅱ计划流产。这时我国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境地,领空上飞翔的仍是歼-7、歼-8,数量最多是歼-6。尤其是1990年发生的海湾战争,当看到实力不弱的伊拉克空军在美军打击下灰飞烟灭时,无比错愕。
众所周知,我国许多战机都和苏系战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早期米格设计局的米格17与歼5,米格19与歼6,米格21与歼7,而苏霍伊设计局出品的苏27战机也与我国部分战机有着密切关系,比如我国歼11与歼16就是在苏27的基础上魔改出来的,甚至有着“最好的侧卫在东方”的说法。
在中国大陆举行大规模海陆空联合军演之际,美专家伊斯特伍德,在美媒《1945》上发文抨击中国的军事武器装备,他声称中国除了抄袭美国的武器技术外,还在抄袭俄罗斯的,包括中国当前最为倚重的东风21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这些都是抄袭俄罗斯前身苏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