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潮歌《刺仔花》这样唱:刺仔花,开白白,大厝阿娘在挨麦。大姑舂,二姑簸,红车仔,纺绞线。另一首流传更广的《刺仔花》则这样唱:刺仔花,白披披,阿妹送饭到田边,保贺阿兄年冬好,金钗重重打一支。刺仔花,白抛抛,阿妹送饭到田中,保贺阿兄年冬好,金钗重重打一双。
野菜是大自然赠送给人们的天然食材,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美味。每年这个时候,阳光明媚,气候温和,雨水也明显增多,山野间野菜葳蕤生长,随处可见。民间有食用野菜的习惯,外出游览时,在一些农家宴常常可以品尝到一种小灌木那清香中带有苦涩味的新芽。
苦刺心煮猪肝赤肉。清明前后,正是苦刺这种野菜盛出的季节。民国初年出版的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共记录了潮州七种奇异食俗,其中对于苦刺是这样说的:“苦菜一名苦刺,系野草之一种,丛生茂盛。清明时妇女儿童持小竿竹篮,随打随拾,归来洗洁,与豆芽同煮。俗传食之可以清血解毒。
【出处】《天宝本草》【拼音名】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甲皮(《四川中药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广西药植名录》)。
阳台上栽植有两盆苦刺,是去年夏天从朋友家移植的。立春前后刚刚采摘了一次,这些天的嫩芽又萌发了不少。清明前后的发的新芽最多最嫩最好吃,正是采摘的时候。动手采摘时,手指上沾染了苦刺的一些汁液,一股清香的味道扑鼻而来。
在农村里,漫山遍野的野菜可多了,野葱、蒲公英,苦刺心,野芹菜,不一会儿就摘了一大袋子。摘苦刺心的时候,亲戚告诉我,苦刺心也叫一百针,这种带刺的野菜,在农村里很多人都看不上,担心吃的时候被刺扎到嘴,宁愿不吃。
从1600公里远的美丽潮汕,寻找各种优质食材,不仅仅是海鲜,还有各种瓜果蔬菜,既然你想把潮州菜做好,抢鲜搬运各种食材成为我们每天的任务! 春日野菜难寻,产于潮汕的苦刺心是这个季节难得能尝鲜的野菜美味,也许就如同中原地区的香椿或槐花。
很久以前,簕菜就被恩平人用于烹饪、煲汤和入药。在恩平民间,流传很多以簕菜为主药的独味单方,有祛风除湿、消瘀止痛、止痒、舒筋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而簕菜茶除了具有簕菜的药效外,还具有日常代用茶的作用,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传统茶制品。
图四刺五加,黑龙江伊春市,拍摄者董上图五 刺五加,吉林省长白山,拍摄者周繇说它是刺五加好像有点道理,五加科,叶柄明显有刺,可不就是“刺五加”嘛,然而这种植物并非是《中国植物志》中的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owi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