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华绘画历史的长河中,“点法”作为传统山水画皴法中的一种,不断更迭演变着。黄宾虹作为传统型的山水大家,其“点法”承袭了古人的笔墨求索,基于古法同时,又根据其自身所需,吸收转化,出现了极大的嬗变。
1907年去沪,曾参与吴昌硕主持的海上题襟馆活动,协助邓实、黄节、柳亚子等编辑《政艺通报》、《国粹学报》、《国粹丛书》等,并先后与宣庐愚、郑午昌等组织宙合社、艺观学会、烂漫社、蜜蜂画社等,还在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有正书局等单位工作十三四年。
有人说,黄宾虹先生的画大同小异,看一张与看一百张没什么分别。其实不然,黄宾虹先生大部分的画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意境追求,并不是无的放矢,游戏笔墨。这里截取黄宾虹先生的十类点景来感受大师山水画的主题和意境。1、溪山独往。隐含传统文人澹泊明志的孤独和清高。2、湖山独钓。
黄宾虹不仅是山水画家,还是美术史学者和教育家,其画学著作涵盖绘画理论、历史、鉴赏等方面,韵味十足、境界深邃,且与其绘画实践密切呼应,成为解读近现代画学发展的一把钥匙,其所编的《美术丛书》等对于中国美术史的梳理和总结意义重大。